开车时如何避免因为视觉盲区发生意外事故
车辆的盲区主要有:
前方、后方、侧后方、ABC柱盲区;
一些客观条件造成的盲区,如:上坡路顶端看不到坡后、转弯时建筑物的拐角、绿化带及大车前方(鬼探头经常发生在这里)等;
一些人为的盲区,如:中控台、前挡风放一些玩偶等物品,会遮挡部分视线;悬挂风铃吊坠等物品,也会对视线造成影响;
针对车辆本身的盲区:
1,上车前观察周围是否有人(尤其是儿童)和影响安全的物体;
2,停车倒车时放慢车速,必要时停车将头伸向车外观察情况;尤其是车后的情况,不确定是一定要下车察看;
3,起步、左转、向左并线时,记得稍微回头观察一下左后方,这里是外后视镜看不到的地方;
4,外后视镜上可以加装广角后视镜,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小后视镜死角,基本可以满足所有超车、并线需要,而且价格低廉,一般的汽车装饰店都有销售;
客观条件造成的盲区:
1,上坡时不要超车,控制车速;
2,转弯时的建筑物拐角处,减速慢行,鸣喇叭示意;
3,绿化带、大车前方:经过绿化带与人行道交叉处、大车前方时,适当加大横向距离,速度不可过快,同时鸣笛警示可能出现的人;
人为盲区:
1,中控台上尽量不要放过多玩偶等影响视线的物品;
2,尽量不要在挡风玻璃前悬挂物品;
3,后挡风玻璃下不要放置物品,以免无法从内后视镜看到后方车况;
怎么样可以避免“开车门事故”发生?对司机、乘客和路上的非机动车而言,应该如何防范这类“开车门事故”?这类事情,归根结底还是跟骑自行车/电动车的人和汽车司机/乘客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有关。具体而言:
对开车的司机和车上乘客来说:
1,下车前先别打开车门,司机通过后视镜看一下后方是否有骑车人、行人等过来,乘客可回头通过后挡风玻璃看一眼后面是否有人过来;
2,确认安全后,将车门稍微打开拳头大一条缝,提醒后方来的人注意。但不要全部打开,以免有人突然窜出来。
3,继续确认安全,才将车门打开,然后下车。
4,额外提一点:司机停车尽量不影响非机动车、行人通行,这些地方容易发生此类事故;车上乘客下车,尽量从右侧车门下车,也可避免此类事故。
对骑车人、行人来说:
经过路边停放的车辆,一定要保持横向间距,防止车门突然打开或是突然启动;尤其是看到刚停车的车辆,更要注意减速、观察,并保持足够的横向距离,以免车内人员突然开门下车,将自己撞翻。